汪承润

发布者:swgcwz发布时间:2018-06-15浏览次数:125

汪承润,中共党员,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安徽省教学名师,淮南师范学院生态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先后完成国家、省厅级等10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70篇,其中知名SCI期刊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荣获了201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现为国际知名SCI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以及国内《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等CSCD核心期刊特邀审稿专家。2003年进入淮南师范学院以来,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多次教学工作考核优秀,用理解、关爱、宽容和激励之心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和谐的师生情;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追求融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课外科研实践;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因材施教,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 将优秀人才的培养过程由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带领中青年教师科研兴教,提高所在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用理解、关爱、宽容和激励之心拉近师生距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追求

因材施教,关心关怀后进学生。随着高校扩招和征集志愿比例的升高,录取到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每届总有少数同学厌学、逃课,甚至挂科。结合自己在中学担任10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汪老师每接受一个新班级《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初,总要私下召集班干同学了解上学期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以及目前的学习状态,排查后进生的名单,并利用周末时间召集这部分同学到实验室座谈,了解他们家庭的状况,兴趣爱好,对学校食堂、宿舍、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感想,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借机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几次面对面的座谈之后,班级迟到、旷课、上课开小差和玩手机等不良现象明显减少。冰心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汪老师对后进生的关爱润物无声,育人无痕,深深打动了那些自律性较差的同学。为了辅助后进生的进步,他还私下安排成绩优秀的同学一对一地帮扶这些后进生吃透教材、消化每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并协助他们积极完成作业。汪老师还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从不勉强每位学生齐头并进

二、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追求融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课外科研实践过程

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在授课过程中,汪老师善于结合《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现象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例如,一个个氨基酸只有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一定活性或功能的蛋白质。结合这个事实,他就启迪同学们:你们彼此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你们共同的目标。结合DNA的变性与复性的教学内容,他就告诉同学们:在DNA双螺旋中, AT配对,GC配对,即使被外力短暂拆开,它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有着共同理想的人总会团结起来,去追求他们共同的人生目标。汪老师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方法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所授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因此,历届学生都盼望汪老师能够承担他们班级《生物化学》的教学。

创新形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效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日常教学的必需手段。汪老师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调研结果发现,针对二本院校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完全依赖多媒体而脱离教材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事倍功半,尤其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进一步深造的基础。为此,汪老师在承担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PPT、板书和教材同步结合起来:PPT展示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板书重难点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重难点段落和图表。这种方法将传统的教学艺术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学生也能有矢可抓,避免了脱离教材的天马行空的不良后果。

汪老师还改进了学生作业的出题和批阅形式。他引导学生按照5-6人组成一组,每位同学参照授课老师提供的作业样卷编写一份电子版作业(其中70%习题由学生参照授课章节内容编写,30%来自授课老师提供的习题集);学习委员汇总各组电子版作业并转发给授课老师,授课老师审阅和校对后集中打印,纸质版作业再由学习委员随机分发给本班各位同学;授课老师组织成绩优秀的同学集体批阅作业,最后由授课老师集体点评。实践证明,这种作业模式的创新不仅杜绝了抄袭现象,而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解Western blottingSCGERT-PCR、同工酶等实验技术时,汪老师还能够把他实验室的研究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拍照成系列图片,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法形象直观,突破了理论课教学的局限性,深受同学们的称赞。

三、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的平台, 将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

转化科研资源,延伸育人课堂。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汪老师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教师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学生课外科研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科研实践的训练?20086月汪老师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了淮南师范学院,带领青年教师组建实验室,开始从大一至大四学生中召集同学加入他的实验室,组建了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团队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这些学生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经典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实验操作过程,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指导学生团队参与科研实验,汪老师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时间,在同学们眼中他似乎没有周末的概念。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奖,80余人次先后参与SCICSCD论文的发表。汪老师成功地将学院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将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他的实践证明,组建本科生课外科研创新团队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带动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二级学院整体学风的好转。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汪老师不仅自己埋头科研,更是努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教科研团队。作为学校党代表,他积极联系中青年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组建多个课外科研团队,带动教师党员不断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考研是生物工程学院半数以上同学继续深造的愿望,如何帮助这些同学提高考研成绩一直是汪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之一。他与考取名牌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一起筛选高质量的考研试题,编写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试题库,用于课堂教学,并为本科生考研提供了优质的复习资料。在他实验室工作的学生团队中,先后有50多名同学凭借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考取了985、中国科学院大学、211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